这些场景,是多少60、70后抹杀不了的记忆!
60、70后熟悉的场景,并且都亲自劳作过。90、00后看到这画面就应该是相当的陌生了吧。
那时的稻草要晒干了全部挑回去垛一大草树,主要用作冬天牛的口粮了,也作铺床之用,年前制作黄粑粑,这枯草碱的香味是无法替代的,搓绳子当然也是首选了。
稻草、玉米秸秆现在禁烧,那个年代哪有在野外焚烧了的哟。趁太阳好把秸秆翻晒干了,挑回去的玉米秸秆就是一冬的柴禾。
有人说这是秋天丰收的喜悦,我更觉得是汗水掉地上摔八瓣的苦涩。
天微微亮背着背兜挑着箩筐,下地里掰完几分地的苞谷,挑扛回去才做早饭吃。
趁凉快天不亮就下地割稻子,放下一大片天才放亮,手工割人工挞,肩挑背磨扛回家……
那时的辛苦,是90后00后所不能理解的!
你那里的稻子都收完了新米都吃了快一个月了吧。看看这块田稻子,估计还要等一周才能收割。
想吃高海拔新鲜嫩苞谷的也可以预订了哈,错过了得再等一年了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