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朋友的儿子相亲成功,也交往了一段时间,目前正商量结婚。女方要求:1 彩礼20万,保证陪嫁不低于20万。2 男方和女方各出一半房款,全款给她买一套小户型公寓 ,要求50平左右就可以,只写她一个人的名字,说男方万一对她不好,离婚后才有落脚点。3 女方要求婚后丁克。1和2男方都答应了,但是3男方父母表示根本没有商量的余地,表示绝对不可能答应。如果女方一意孤行坚持己见,估计这婚结不了……婚姻谈判中的现实就是,双方都在努力为自己筑起围墙,却忘了婚姻本应是一座共同建造的桥梁。彩礼20万,陪嫁20万,听起来像一场等值交换,谁也不欠谁。全款买公寓只写女方名字,美其名曰“离婚后的落脚点”,实则在婚姻的起点就预设了终点。最让人无法理解的是现在越来越多的女生要求婚后丁克,这不再是财产安排,而是从根本上否定了婚姻中共同创造未来的可能性【当然,如果男方也愿意丁克当然是可以的】。![]()
我能理解每个人都需要安全感。女性在婚姻中往往承担更多风险,希望有保障无可厚非。那套小公寓,不过是想在不确定的未来里抓住一点确定。但问题在于:当婚姻变成了一场精于计算的风险管控,婚姻是否已经失去了相爱的勇气和相守的决心?不知道你发现没有,这些条件背后藏着对婚姻深深的恐惧:害怕受伤,害怕吃亏,害怕某一天一无所有。所以要在开始前就建好防御工事,确保即使婚姻失败,自己也能全身而退。![]()
可是,真正坚固的婚姻并不是靠这些来维系的。它不是两个完美无缺的人签订一份滴水不漏的合同,而是两个不完美的人在彼此信任中共同成长。我认识一对夫妻,结婚时几乎一无所有。没彩礼,没婚房,只有共同的决心。十年过去了,他们白手起家,如今有了两个孩子,家境也算殷实。有次聊起婚姻,他们说:“最难的不是穷,而是在最难的时候依然相信对方不会离开。”![]()
这就是问题的核心:婚姻的安全感,终究只能来自两个人之间的信任,而不是任何外在的保障。比起物质,更看重的应该是人品,物质是可以再创造的,而人品是与生俱来难以改变的。如果结婚一开始就为离婚做准备,那不过是在预演失败的剧本。那套小公寓,看似是安全垫,实则可能成为情感上的疏离剂——它无声地诉说着:“我不完全相信你,也不完全相信我们会一直在一起。”而丁克要求,更是从根本上动摇了婚姻的根基。除非双方早有共识,否则强行要求对方放弃做父母的权利,无异于在本该亲密的关系里种下一颗不满的种子。![]()
好的婚姻,不是没有顾虑,而是明知有风险依然选择相信;不是不会受伤,而是受伤后依然愿意修复。如果双方都能稍微放下手中的算盘,不再执着于“我”能得到什么,而是多想想“我们”能创造什么,也许,他们会找到真正通往彼此内心的路。毕竟,婚姻最坚固的保障,不是一纸房产证,而是两个人心甘情愿地,把自己的未来交到对方手里,成为生命的同行者,你赞同吗?【本帖配图与文无关】本帖最后由 万事通梅林 于 2025-10-23 11:36 编辑
本文来自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和立场,如存在侵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处理!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