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州区高标准农田改造竟然出现“双胞胎”项目,被拆穿后立案3件7人!
此前,市审计局对开州区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项目实施情况进行专项审计调查,发现该区大进镇紫金村党支部书记何某某涉嫌多头申报套取财政补助资金的问题,随即这一线索被移送至该区纪委监委进一步核实。
高标准农田建设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基础,更是关乎民生的基础工程。收到问题线索后,该区纪委监委充分发挥协同优势,迅速启动“室组地”协作机制,及时组建核查组,通过会商研判、比对项目资料、谈话了解、实地走访等方式深入开展调查核实。
“请你解释一下,这4张茶园除草税务发票为什么会先后出现在两个不同的项目申报资料里?”
“是我昏了头……”面对摆在面前的铁证,何某某惭愧不已,承认了多头申报套取财政补助资金的问题。
经查,何某某为了能够成功申报高标准农田“先建后补”项目并获得财政补助资金,安排人员将在“生态茶园管护提升”项目中申报过的4户茶园除草管护费再次纳入高标准农田“先建后补”项目资料进行重复申报,套取财政补助资金10.99万元。目前,何某某已被立案审查,涉案资金已全部退回区财政局。
该区纪委监委以该案为切入点,举一反三,紧盯高标准农田申报入库、规划立项、招标投标、工程建设、资金使用、管护利用等关键环节,探索建立“大数据+下沉监督”工作模式,深化运用信息化手段全面筛查疑似问题,并强化“室组地局企”五方联动,与相关部门和国企共同组建4个工作组,带着疑似问题数据开展下沉式监督、驻点监督,发现问题线索16件,立案3件7人,追回补助资金373.67万元。
此外,该区纪委监委还聚焦群众反映集中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质量较差导致频繁整改、周期较长导致拖欠款项等民生问题,通过实地调研走访、约谈部门负责人等方式督促责任落实,推动相关部门对全区67个高标准农田项目开展“拉网式”排查,深入查找阻碍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堵点、痛点、难点问题130个。通过制发纪检监察建议书督促相关部门完善高标准农田监管、“以工代赈”等机制6项,助推高标准农田建设成为利民、富民的民心工程。
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多、资金量大,加之覆盖面广、责任链条长,容易滋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纪检监察机关立足监督职能职责,坚持问题导向,探索建立“大数据+下沉监督”工作模式,不断将监督力量向基层下沉,紧盯建设质量、资金管理、后期管护等核心环节,深挖彻查违规支付、规划设计不合理等问题背后的责任、作风和腐败问题,督促问题整改,堵塞制度漏洞,有效地维护了群众利益,推动筑牢了粮食安全根基。
【配图与文无关】